一、项目简介

        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内容”设置中的“跨学科实践”要求和“教学提示”,与“信息科技”结合,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设计,并利用行空板等器材,完成案例的实践和呈现。

    我国江河污染问题严峻,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持续排放加剧了水体分解压力。本项目通过构建家庭水质监测与污水预处理系统,探索家庭层面的污水净化方案: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指标,结合自制滤水装置(含活性炭、滤布等材料)实现初级净化处理,达到可排放标准后再排入自然水体。旨在培养学生对水污染治理的实践认知,缓解环境压力。

二、硬件清单

  • 主控设备:行空板
  • 传感器模块:Turbidity sensor 浊度传感器(检测水体浑浊度)、TDS传感器(测量溶解性固体总量)
  • 软件平台:Mind+编程软件
  • 耗材与结构材料:
    • 过滤材料:纱布、黄沙、活性炭、滤布、漂白粉
    • 组装工具:塑料瓶、剪刀

三、学科知识(初中学段)

        该项目制作涉及多学科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在初中阶段(来源于DeepSeek的分析)

        1. 化学学科

    • 活性炭吸附作用(物质分离原理)
    • 漂白粉的消毒原理(次氯酸盐的氧化性)

        2.生物学科

    • 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微生物分解与水体自净能力

        3.信息技术学科

    • 行空板编程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
    • 传感器与主控板的硬件交互逻辑
四、项目链接

最后修改: 2025年05月2日 星期五 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