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条件
肺活量测试仪
一、项目简介
肺活量测试仪是一款结合传感器技术、微控制器编程与生物健康监测的实践项目,通过气流传感器检测用户吹气时的气压与流速,利用积分算法将信号量化为肺活量数值,并实时显示结果。其硬件核心包括气流传感器、微控制器(如Arduino)和交互显示屏,软件逻辑涵盖信号采集、数据计算与等级评价,完整呈现了“物理信号→数字处理→生物指标”的技术链路,适合中学生理解跨学科知识融合。
该项目不仅将抽象的数学积分、物理流体力学与生物健康指标具象化,更通过动手实践深化STEM教育理念,培养工程思维与数据分析能力。其低成本、易操作的特点适用于课堂实验或家庭健康监测,未来可拓展无线传输、环境校准等功能,兼具科学启蒙与现实应用价值,生动诠释了“从原理到产品”的创新过程。
二、硬件清单
- 气流传感器 检测吹气速度与压力(如模拟气压传感器)
- 微控制器 数据处理与逻辑控制(如Arduino、Micro:bit)
- 显示屏 显示肺活量数值与提示信息(LCD或LED屏)
- 电源模块 提供稳定供电(电池/USB接口)
- 交互组件 按钮、蜂鸣器、LED指示灯
三、学科知识
该项目制作涉及多学科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在初中阶段(来源于DeepSeek的分析)
1. 物理学科
- 声音传感器原理:声音传感器将气体流动产生的声波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涉及声波传播、传感器工作原理)。
- 气压与流速关系:吹气时气体流速与压强变化的关系(伯努利原理简化版,流体力学基础)。
- 电路与信号处理:传感器信号通过电路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简单电路知识)。
2. 生物学科
- 呼吸系统与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反映呼吸肌力量和肺功能(人体生理学知识)。
- 健康指标意义:肺活量大小与心肺功能、运动能力的关联(健康与运动生物学)。
3. 数学学科
- 数据测量与计算:通过15秒内吹气产生的信号强度计算总肺活量(积分或累加计算思想)。
- 单位换算:将传感器信号值转换为标准肺活量单位(如毫升,需线性或非线性换算模型)。
4.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 编程控制:通过编程实现按钮触发计时(如Micro:bit的A键控制程序)。
- 数据处理逻辑:将传感器信号量化为肺活量数值(算法设计,如信号强度与时间的积分运算)。
四、项目链接
- 项目说明:行空板教程-Mind+图形化编程
最后修改: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