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站点: | 科创教育数字化教学平台 |
课程: | Python编程教学(西安市第二期) |
图书: | 课程介绍 |
打印: | 访客用户 |
日期: | 2025年07月27日 星期日 11:04 |
1. 课程背景
2021年,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219号建议的答复 教材建议〔2021〕329号》中就《关于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编程教育的建议》里提到要在“义务教育3年级至8年级拟独立设置‘信息科技’课程,研制《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以发展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方面核心素养”,目前已正式颁布。
图1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编程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途径。计算思维作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先由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家周以真教授于2006年提出,它被认为是除了阅读、写作和算术技能外,21世纪学习者还应具备另一项基本技能。当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各国都要求学生必须在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课程中掌握计算思维技能。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以及提升教师的编程教学能力,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2 周以真
2. 课程目标
编程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主要途径。本课程旨在帮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 理解计算思维的相关概念、教学法知识;
- 掌握Python编程教学工具,熟悉编程教学内容与流程。
3.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含为期3周的自主学习内容:
- 第一周自主学习:通过学习理解计算思维的概念,熟悉计算思维的教学法;掌握人工智能Python编程中Python语法列表知识及简单语法规则,变量命名及使用,字符串操作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
- 第二周自主学习:掌握人工智能Python编程中 random 库的概念与用法,字符串 format 格式输出方法,基本逻辑运算符的运算方法,if...else 语句的应用方法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
- 第三周自主学习:掌握人工智能Python编程中for循环语句、while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循环嵌套结构以及混合控制结构应用方法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
4. 学习方式
本课程采用线上学习方式。
- 学员注册加入课程后,可以灵活地随时随地学习,包括阅读课程资源(教案、PPT及辅助资料)、参与论坛讨论等。
-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定期利用“腾讯会议”开展线上集中研讨。
5. 考核评价
本次培训考核综合多种学习,以线上异步学习过程和结果为主要依据。
- 线上异步学习启用平台的学习跟踪及“勋章激励”功能,按照在线学习参与情况和学习结果情况给予相应的考核等级。
6. 课程团队
- 马红亮,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基础教育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奚荣,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
- 孙俊梅,西安高新第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
- 赵梅,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
- 朱娜,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